地理信息科学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地理信息科学系 -> 正文

杨涵

发布日期:2025-05-20

(一)个人简介

杨涵,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环境遥感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地理信息科学系教师、学术骨干;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自治区自然基金面上基金1项,自治区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建设项目、自治区成组配套项目各1项,开放实验室项目、优秀青年教师等项目。参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全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新疆试点工作、新疆第三次科考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自治区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地方项目等,涉及干旱区水环境、城市环境监测、陆地碳储量监测、水质反演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教授《定量遥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等相关课程。

(二)联系方式

邮箱: 59016798@qq.com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干旱区环境遥感。

(四)开设课程

主要教授《定量遥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等相关课程。

(五)学术论文及专著

论文

[1] Maimaitituersun, Aizemaitijiang, et al. "Assessing subtle changes in arid land river basin ecological quality: A study utilizing the PIE engine platform and RSEI." Ecological Indicators 170 (2025): 113035.

[2] Ablikim K, Yang H*..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carbon stocks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the Urumqi River Basin[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4, 159: 111668.

[3] Chen Y, Yang H*., Mamattursun A,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l, Zn, Fe, As, Pb, Mn, Cr, and Cu in Surface Waters of the Urumqi River Basin, China, and Assessment of Risks to Ecosystems and Human Health[J]. Water, 2023, 15(17): 3079.

[4] Ablikim K, Yang H*., Mamattursun A.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the Urumqi River Basin[J]. Sustainability, 2023, 15(18): 13904.

[5] Mamattursun A, Yang H*., Ablikim K, et al.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driving forces of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Urumqi River Bas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22): 15323.

[6] Xin Liu and Han Yang and Xiang Li and Aizemaitijiang Maimaitituersun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on Past and Future Carbon Stocks in the Tianshan North Slope Economic Belt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24):

[7] Han Y , Heigang X , Xuegang C , et al. Identifying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p H from soil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5, 7(006):820-830. https://doi.org/10.1007/s40333-015-0052-x

[8] Yang H, Xiong HG, Chen XG. Environmental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opsoil in Shihezi City, [J]. Huan Jing Ke Xue, 2014, 35(9):3537-3545.

[9] 卡木然·买买提艾力,杨涵,艾则买提江·麦麦提图尔荪.2020年新疆N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4,47(08):96-106.DOI:10.19672/j.cnki.1003-6504.0424.24.338.

[10] 卡米兰·阿布力克,杨涵.乌鲁木齐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24,43(02):96-105.DOI:10.13522/j.cnki.ggps.2023008..

[11] 娜扎开提·阿不都米吉提,杨涵*..2000-2021年乌鲁木齐河流域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6(02):139-149.DOI:10.13718/j.cnki.xdzk.2024.02.014.

[12] 吕叶,杨涵*.,黄粤,等.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研究[J].干旱区地理,2021,44(04):943-952.

[13] 加娜尔古丽·木拉提肯,杨涵*.,靳镜宇,等.天山一号冰川对周边气候变化的响应[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9(02):85-94.DOI:10.14100/j.cnki.1008-9659.2020.02.015.

[14] 杨涵, 熊黑钢, 陈学刚. 石河子市土壤环境磁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研究[J]. 环境科学, 2014(9).

[15] 杨涵, 陈学刚, 王亚奇. 1990—2010年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湿地景观动态变化[J]. 干旱区研究, 2013, 30(2):211-218.

(六)科研项目

1.2023-2026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乌鲁木齐河流域绿洲化对陆地碳储量影响的监测研究”(42261058,33万)

1. 2021-2024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质演变对城市化的时空响应” (42061007,35万)

2. 2010-2012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中国额尔齐斯河流域湿地景观时空动态分析” (40961012,25万)

3. 2010-2012年,主持自治区自然基金“额尔齐斯河流域近20年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2010211B11,5万)

4. 2015-2018年, 主持自治区面上基金“乌鲁木齐市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磁学特性响应”(2015211A039,7万)

5. 2025-2027年,主持博士启动基金“乌鲁木齐河流域土壤碳含量遥感估算” (XJNUBS202413,5万)

6. 2025年,主持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建设项目“提升新疆教育在塔吉克斯坦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4.6万

7. 2025年,主持自治区人民政府接收周边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及地方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基于自然教育的新疆研学课程开发”15万

8. 2009-2011年, 主持“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湿地景观的时空变化分析”(XJNU0818,1.3万)

9. 2011-2013年,主持自然区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乌伦古湖流域近30多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XJDX0909-2010-10,2万)

10. 2019-2020年,主持新疆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野外实习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新疆师范大学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为例”( 1.5万)

上一条:昝梅

下一条:茹克亚·萨吾提

版权所有: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学院党委书记信箱:wyhsd_3011@163.com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信箱:415724413@qq.com